直播與實體(林宜瑩)

直播與實體(林宜瑩)

一,要直播可以,要設法讓會友直接被指引到自己教會的網頁或Line群組,臉書粉絲頁。(不要讓會友去搜尋,以免被其他教會直播內容吸引。)
咱們既然是柑仔店,就不要讓會友有機會藉由直播,被百貨公司給迷惑去了。。。


二,直播時,請站在觀看者角度設想直播內容。要有經句,聖詩字卡,讓會友跟著作禮拜。

三,要想讓會友看直播就奉獻,那是不可能的,唯有更勤奮去打電話請安,甚至是去探訪等等方式,才有可能維持奉獻的入帳。

四,疫情會過去,直播會留存,或被擷取,因此,內容若涉有版權(讚美之泉等詩歌),務必注意。牧師講道內容也要謹慎,引用他處務必查證,以免貽笑大方。

五,要小心,不要讓禮拜綜藝化。想想看過去的宋能爾。。。電視佈道家。

以下是講稿內容(跟上頭重點有部分重複)

直播與實體
林宜瑩
一, 直播是因應疫情,非不得已。實體才是固本。(我立場很明顯了。。。)

二, 請大家拿起手機,找到google首頁,打上「線上主日」、「線上崇拜」。
一下子跳出上百間教會的直播。
改變以往圈養的型態,從柑仔店,到超級市場,引起市場競爭白熱化。
好處是,真正落實周神助牧師說的,建立無圍牆的教會。
壞處是,遙控器在信徒手上,不是在教會長執、牧師手上。

三, 直播前端,畫質聲音再怎樣追求,接收後端可能只是一部手機,效果可能出不來。就像觀看體育競賽、音樂演奏等現場與收看轉播的意思一樣,現場身歷情境的感受還是比較真實、感動。

四, 直播內容是不是以接收者立場在構思禮拜程序、畫面?讀經、唱詩的字卡夠不夠清楚?牧師講道聲音是否清楚、大聲?可否適時穿插經句或講道內容於下方或一側?

五, 直播影像可存檔、截圖,因此在準備詩歌時,應注意版權問題,另外,牧師在準備講道內容時也要小心,不要「過度引用他人文章」,凡走過必留下痕跡。

六, 也因為直播與實體有落差,在傳達上為更吸引觀看者注意,直播禮拜內容會不會越來越浮誇,導致禮拜綜藝化,這是要隨時謹慎的。

(想像一下宋能爾的那張臉。。。抑或是很多電視佈道家的影像,華麗的舞台、壯觀的詩班、絢麗的燈光,佈道家閃亮亮的服裝、連麥克風都鑲鑽呢!)

七, 疫情會過去。
    直播會留存,之後要用在甚麼地方?副堂?給外地工作的信徒?
    原本的信徒還會回到教會來嗎?